德國大選後金融時報刊出專家評論指出,總理梅克爾雖達成「四連霸」的目標,但政權基礎卻大為減弱,未來執政之路將益發艱難。政論專家巴柏表示,梅克爾領導的基民/基社聯盟在大選中得票率為33%,遙遙領先其他政黨。但與她2005年主政以來的政治成就及國際聲望相比,此一選舉結果卻令人失望。在選戰中,梅克爾打的是安全牌,將自己定位為「穩定」、「可以預測」的候選人。過去12年來,她的施政路線一直是向德國政治光譜的中間靠攏,非常敏銳地體察到德國一般民眾對不確定性與極端主義的厭惡。專家指出,梅克爾這套戰術在許多方面都發揮效果,但選舉結果卻顯示她行事審慎且偏好共識的政治風格,終於對她產生某種程度的負作用。基民黨主政12年中,有8年是與社民黨組成「大聯盟」政府,而重視妥協的結果使愈來愈多民眾覺得自己的聲音未受到重視,轉而投向與自己想法更接近的極端政黨。出口民調顯示,極右派的新選擇黨贏得13%,極左派的左翼黨也贏得9%,亦即極端黨派的總得投票率超過20%。過去十年來德國一直被認為最沒有被民粹主義染指的歐洲國家,也因此備受讚譽,但如今已好景不在。從2014年以來,極右派新選擇黨陸續在16個邦中的13個邦取得議會席次,24日的選舉更是德國國會從戰後以來國會首次出現極右派議員。新選擇黨現在可以得到國家經費補助,能夠對政府機構發揮影響力,能大聲宣揚反移民、反穆斯林的主張。面對選舉結果,梅克爾籌組聯合政府的選擇性也益發有限。維持「大聯盟」的機會渺茫,這一方面是因為社民黨選得很慘(22%),同時社民黨內反對「大聯盟」的聲浪升高。但基民黨也無法與傳統的友黨自由民主黨結盟,因為總席次未過半,除非是把綠黨也拉進來,但德國聯邦政府從未出現過「三黨結盟」的情況。由於綠黨與自民黨及基社聯的政見歧異嚴重,很難理解將如何結盟。這種結果也使德國對於如何改革歐元區更難使力。法國總統馬克宏26日便將提出深化歐元區整合的計畫,希望能得到德國的正面回應;然而在德國大選之後,整合之路將絕不好走。梅克爾雖獲連任,但政權基礎卻大為減弱,未來執政之路將益發艱難。(美聯社) 分享 facebook
980E117DCB385A86
arrow
arrow

    beckerqyk2h0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